关于精细化科研管理工作的体会
科研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在管理环节中纳入精细化管理理念,将有利促进整体服务质量与效能的提升。现结合近年来科研管理工作实践,对如何精细化做好专业所科研管理工作提出几点体会,同大家一起探讨。
一、强化服务意识
专业所的科研管理是根据科研工作发展需要逐渐演变而成的,其属性是从属于科研的,虽然惯称科研管理,但管理主要是寓于服务之中,作为科研管理人员要树立强烈的精细化服务意识,所内通过周例会业务学习、日常工作经验分享、重点工作的心得交流,建立了以精细化服务为核心的科研管理文化氛围,让管理人员从思想和认识上明确精细化服务的内涵和要求,逐步养成精益求精的工作习惯,使精细化服务不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每一位管理人员实实在在的行动和追求。
二、创新服务模式
工作方式转变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所内以“创新”为首,创建“工作前置化、实操手册化、标准模板化”三化工作法,化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如在项目申报阶段,通过提前开展项目申报平台信息整合、近年项目申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项目申报流程图制作、科技项目申报模板整合汇总等前置化标准化服务工作,为团队和科技人员提供了规范、精细、高效的申报服务, 提升了科研工作的整体效能。
三、优化工作机制
简单便捷的工作机制是推进工作快速落实的利器。为确保科研工作的高效落实,结合所实际,构建“二单三链四保”闭环式工作落实机制,制定常规性工作事项清单和重点工作任务细化实施清单分解目标任务,采用“首问负责、跟踪督办、限时办结”管理链条推进,应用“工作报告、领导包抓、专人推进、考核奖励”机制保障工作落实,形成环环相扣、层层负责的责任链条和件件落地、事事见效的落实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