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杯心态”是我在网络上无意间发现的“新词”,原以为是带有玄学意境的看空看淡,经过一番搜索、查阅,得到了这个词的正解:在面对新的情境、新的挑战时,我们应该像空杯子一样,保持一种开放、谦逊和渴望学习的心态,接受新的知识、经验和观点,才能真正成长和进步。联想今年自己的岗位变化,情感共鸣油然而生。以下是我加入农业信息研究所、融入智慧农业创新团队的一些思考和体会。
一、理解与执行
院层面的工作布置对于每个专业所一般大同小异,但是各个专业所的落实方法、执行要求以及完成标准却不尽相同。这与各个单位的领导班子,特别是单位“一把手”的管理认知、管理理念、管理思路以及管理要求等密切相关。在信息所,任妮所长对团队成员强调最多的是:“先理解、再执行”,如果方向偏了,所做的工作都是徒劳,甚至会产生内耗。那么作为团队成员,如何真正理解并做到“先理解、再执行”?一是态度。态度是我们面对工作的情感反应和行为倾向,是“应付干”和“认真干”之间的考量,是干好和干成工作的前提。二是思考。要将对为什么建大团队、怎样建大团队以及团队首席期望建成什么样的大团队等思考融入到具体工作的方案制定、推进落实中,才能保证工作方向不偏。三是适应。作为一名工作人员一定是主动适应领导、而不是领导适应你,也只有跟上领导的思路节奏、熟悉领导的方式方法,才能遇事不慌、精准辅助。
二、协作与高效
协作是高效的基础,而高效则是协作的必然结果,换句话说,协作促进高效,高效强化协作,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例如,在综合管理人员分工方面,信息所围绕专业所综合办公室功能定位、部门职责,结合全所一个团队综合管理事业部运行机制,研究出台信息所综合管理分工文件。按照工作类别,明确任务内容,构建“A角+B角+协助人员+分管领导”四级责任体系,有效解决了日常工作中多头管理、工作缺项、人员缺位的现象,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协作高效工作格局。以合同管理为例,从合同起草、合同审核、合同用章、合同执行、合同建档及合同留存等环节建立了全过程管理机制,多人参与但边界清晰、各司其职但紧密关联,有效解决了传统合同管理中出现的责任不明、要素不全、原件丢失及归档不及时等问题,也为后期的合同备案、督查巡察做好了准备。此外,信息所的协作高效不仅体现在综合管理方面,更是在科研组织方式上,围绕应用场景开创了协作高效的矩阵式研究模式。
三、总结与复盘
总结与复盘是我们工作过程的末端,看似无关紧要,实则份量不轻、意义重大。它是个人和组织提升能力、优化流程、促进持续进步的重要手段。我们通过过程的复盘与系统的总结,可以从过去的经验中汲取教训、提炼智慧,为未来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信息所,每逢举办大型活动或召开大型会议结束之后,任妮所长都会第一时间组织全体参与人员召开总结复盘会议。会上,与会人员参与发言,没有发言提纲、也没有时长规定,可以谈问题、谈亮点、谈经验、谈体会或谈建议等等。任妮所长会根据不同的会议或活动规格和要求,在方案制定、沟通协调、接待礼仪、会务保障等方面给予具体明确的肯定、指导或提醒,也是为后期类似的工作提出了工作标准、工作要求和工作原则,有利于大家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步调,更好地理解所长的工作意图、熟悉所长的工作方法,以多元的视角思维和足够的知识储备迎接下一个任务和挑战。
我们都喜欢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做自己熟悉的事,待在自己的舒适区,这样犯错概率低、工作压力小,这是人之常情。同样,空杯心态也不是对过去的全盘否定,而是当我们面对新事物时,要主动迈出一步,不断地调整和修正心态,迎接和适应新的单位、新的领导、新的岗位,这样才有利于单位的发展、团队的改革和个人的成长,也是一种智慧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