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科研经费管理流程的几点思考
科研经费管理流程的优化涉及科研、财务等多个部门,要完善各自管理系统,根据需要持续做好系统优化升级,同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打通跨部门间的信息阻隔,避免科研人员在不同管理系统上来回切换。优化科研经费管理流程能够节省科研人员的时间和精力,提升管理服务效能,让“放管服”政策真正落地生根,以下从科研全过程管理角度具体分析:
1.收入流程优化
新项目立项后,经费入账主要涉及科研管理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通过开发科研与财务管理系统之间的信息推送功能,将项目基本信息表和预算表由项目管理系统直接传输至财务管理系统,以数据推送代替文本传递,实现项目信息审核和预算录入审核的流程合并,节省入账、预算录入的时间,同时保证了科研和财务管理系统预算数据的一致性。
2.支出流程优化
科研经费的支出基本在财务管理系统中实现,增强财务管理系统与政府采购系统等外部系统的数据互联,内嵌相关管理文件要求、预算控制及审批提醒,便于科研人员在合理预算范围内执行科研经费。财务核算方面要以提高科研经费核算效率为目标,保障凭证制单、复核以及资金支付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项目结题流程优化
在“放管服”背景下,转变支出管理惯性思维,重视科研规律,创新经费结题流程优化,科研处、财务处各有侧重地完成项目结题工作,提供查询和打印带有水印的项目收支明细表,节省财务人员再次审核时间。同时注重结题、绩效考评结果的充分利用以及审计结果共享共用。
最后要加强宣传,科研、财务等相关部门制定出清晰的办事流程,有效告知科研人员,让科研经费管理流程优化落到实处,促进“放管服”改革“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