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守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建设优质高效财务服务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诚信文化,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2023年初,财政部公布了我国首次制定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提出了由浅入深、层次分明的“三坚三守”规范,强调会计人员“坚”和“守”的职业特性和价值追求。

在各级财经制度法规高度完善的今天,制度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每一个具体的制度执行者,会计人员只有本着诚信为本、操守为重,以高标准、严要求对待财务工作,才能提供优质的管理和服务。作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会计人员,更应该加强对新职业道德的学习和思考,把职业道德规范融入会计实操工作,推动会计诚信体系建设。

坚持自律,守法奉公,是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坚定理想信念,提高道德修养,严以律己、心存敬畏。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依规开展会计工作,公私分明、克己奉公,维护单位和职工利益,树立良好职业形象。会计人员应该加强自律意识,严格要求自己,同腐败思想作斗争。《旧五代史·职官志》:“每在执行,使庶僚则守法奉公,宰臣则提纲振领,必当彝伦攸叙。”从财务部门整体而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是一种更加长远有效的自律,应当合理设置岗位权限,做好职责分工控制、授权控制、审批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系统控制、绩效考评控制、信息技术控制以及与财务报告相关的控制活动。

坚持准则,守信敬业,是会计人员应当牢记的核心要求。严格执行会计准则制度,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完整。诚实守信、勤勉敬业,恪尽职守、敢于斗争,自觉抵制会计舞弊、财务造假行为,坚决维护单位财经纪律和经济秩序。会计准则是所有会计人员从业的基本规范,规定了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原则。坚持准则能够保证具体的会计实操有章可循,规范了不同会计人员对同一业务的处理方法,处理口径的一致性也更能保障不同项目和科研人员的公平权益。守信是会计人员的灵魂,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客观,更好地履行受托责任。敬业展示追求卓越、敢为人先的高度使命感与事业心,是对会计工作岗位的敬重。

坚持学习,守正创新,是基于会计人员发展需要提出的要求。个人进步和单位发展往往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一方面,优化管理就需要提高创新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秉持专业精神,保证业务能力与时俱进,持续提升胜任水平,在工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当及时解决,优化流程,提高效率,不断推动会计工作转型升级和农科事业创新发展。另一方面,提供让科研满意的服务更需要创新,在“业财融合”中深入了解科研一线的工作情况和特点,关注和回应科研呼唤,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和科技创新需要,以新的手段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在大数据时代,还应当及时更新或改进财务系统,更好地将该理念贯穿实务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