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年人自信心的培养 ——以经作所为例

一、对自信的理解。简单地说,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英文是:Believe that one is right on something or that one is able to do something.人们一直在尝试用自己有限的经验去把握这个陌生的世界,那种心情是忐忑不安的。自信心是自我成功后的良性情绪,是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肯定能做成某件事情。自信心是成功的必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还需要有正确的目标和持之以恒努力,否则,过度自信就是自负;自信能导致他信,他信对合作至关重要。

二、经作所的现状。通过对经作所前辈的请教和与科研人员的谈心交流了解,经作所职工的本质特征是“本分”,这是个中性的词语。经作所有6个创新团队,其中5个团队负责人年龄在70年以前,这些团队负责人在该学科都有一定的影响力,甚至有的是行业翘楚;江苏省农科院从以前所独立管理运行到现在财务等全院统一管理,所层面的话语权重下降,团队负责人的话语权权重在上升;农科院的大院文化,或多或少存在着按资排辈的现象,所以,青年科技人员工作的氛围,在开放、自由方面有待提高,青年人的自信心提升需要努力培养。

三、经作所的几点做法。1.搭建培养展示的平台。一是所支部委员的推荐,所三个支部的支部委员绝大多数都是85后的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较强的科研人员,是所发展的中坚力量;二是在所办专职人员仅有一人的前提下,选任各团队85—90年的优秀科研人员兼任所办秘书,让他们列席所长办公会并参与所综合管理;三是以所学术露台为平台,由90后的科研人员组成为轮值主席团成员,相对优秀的年轻人做轮值主席,每次露台活动,所领导班子仅在个别方面给与把关和提醒,其他的放手让他们去组织。2.及时发现并肯定成绩。对在项目申报、科研产出、成果转化、公共服务等中取得成绩的团队和个人,即发现即肯定:职工群里的荣誉信息所领导带头点赞,所大厅大屏和学术露台“经作精气神”板块及时展示、表扬,所职工大会给与表彰,对今年基金申报获得者,所领导带队到院外优秀大学科研院所去交流学习等。3.共同分析解决存在的不足。经作所今年国家基金申报获得支持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所青年基金和面上基金项目获资助率分别为33.33%和14.29%,全国平均水平为15.54%和11.66%),但针对今年基金申报过程中,从报材料看,有一部分大家认为很有希望获得资助的科技人员却没有获得资助的,所组织有经验的科研人员共同分析原因和改进方案,让他们在全所职工面前分享存在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勇于承认自身的不足就是自信的表现。4.鼓励他们充分展示自己,在不同的会议上,鼓励他们发言,正确的意见予以肯定,意见不一致的地方一起分析探讨,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鼓励他们积极参加院组织的“文明青年”、“职业技能竞赛”各种演讲比赛等活动,不下名次任务;建议他们开会争坐前排、面带微笑正视别人的眼光,抬头挺胸走路、走路速度提高25%以上等。

四、成效和努力方向。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所青年科技人员的精气神有了较大的提升,至少在学术方面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一扫往日沉闷现象;团队成员之间、团队之间及与院其他研究所团队之间的交流多了起来,互相帮助、相互协作的趋势兴起;原来见到同事目无表情的青年职工现在也会面带微笑主动打呼,经作所“其叶蓁蓁”的氛围基本形成。但是,因经济作物在我省面积占比不高等因素,项目、资金争取资助的难度仍在增加,干事创业仅有一腔热情是不够的,如何走出困境,带领年轻人冲出困境、共谋协同创新依旧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