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管理类型越来越多,管理内涵愈来愈细,过程管理也愈发变得复杂,无论怎么发展,作为管理,必须要将系统化、规范化、一体化的管理体系代替零散的、随意的管理方式。一体化管理是系统化管理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是在QHSE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融合了工作流程体系、制度体系、标准体系及内控管理体系的各种要求,与日常管理有机结合,通过不断提升管理质量与管理效率,达到不断提高整体工作质量、尤其是科研质量水平的目的。一体化管理体系不是固守成规,而是一个动态更新变化的过程,当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就需要管理者作出更新,及时做好调整部署。2022年我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院地一体化建设的意见》,现就加快推进院地综合管理一体化发展进程,持续促进院本部带动农区所协同联动发展,推动高水平国际化现代科研院所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一、坚持目标导向
实施院地一体化建设就是为了更好地聚焦目标、盘活资源,发挥全院系统整体优势,院系统不同单位部门、业务单元之间能够形成紧密衔接、相互配合、高效运行的有机整体,形成“一盘棋”发展格局,从而推动全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明确主要任务
1.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把解放思想贯穿于科研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在尊重传统思维模式的前提下,支持管理创新,不断推进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改革和制度创新,对“院地一体化”发展的关键环节进行多纬度试验,从而破除单一发展模式,推进全院整体发展、统一前进的新格局。
2.统一规划,严格管理。通过对农区所重点工作的督查督办、综合管理考评体系的完善及管理重心下移等各项管理工作进行统筹安排,达到统一管理,保证各项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加快推动高水平国际化现代科研院所建设。
3.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考虑各农区所发展水平、资源条件等因素,严格遵循客观规律,不同地区可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有选择、有重点的分区、分类、分布推进院地一体化管理工作,利用优势领域的扩散效应带动整个一体化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细化管理举措
1.加强农区所重点工作的督查督办。将农区所督查督办的重点工作任务一并纳入院统一管理平台(包括院系统内部通报),严格按照《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督查督办工作规范(试行)》(苏农院字〔2020〕80号)文件要求开展督查督办。加强过程管理,进一步固化,形成制度流程,并应用信息化督查方法,逐步实现对农区所重点工作督查督办的科学化、规范化、流程化管理,通过对重点工作推进的闭环管理,提高农区所工作执行效率。建议成立“院地一体化”综合管理工作小组,结合科研工作、科技服务、人事管理、国际合作等一体化相关工作同步开展实地调研、督查督办,形成一种常态化固定模式,用“最少环节、最低时限、最高效率”推动院地一体化的管理。
2.完善农区所综合管理考评体系。目前,我院现行的年终综合管理考评制度虽是涵盖农区所,但从近三年的实施情况来看,评价体系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如:综合管理十项考评内容中,会议规范、文件运转、经费使用和固定资产管理、档案管理以及安全生产、依法用工五项考核内容需要现场查阅相关台账,但前两年因疫情防控等原因,考评小组未能在年终考核的时间点进行现场检查,因此建议农区所的综合管理考评工作在自评的基础上,将考评内容分时间段与其他“院地一体化”工作结合起来,在固定时间范围内进行分批现场检查考评,并建议将院地一体化工作中所涉及的内容推进情况纳入年终考核。在农区所档案管理工作方面,需加大对农区所档案管理工作的业务培训。建议将农区所科研档案、文书档案、基建、人事档案等纳入院统一管理。考虑档案利用的便捷性,农区所可以将不涉密档案以电子形式存放于院档案室。对农区所的经费使用和固定资产管理,建议采用报备制。
3.明确农区所管理重心下移事项。目前,我院管理重心下移的24个事项中,大部分是针对院系统本部16个专业所的,只有资产处置和公开招聘两个事项是有明确下移给农区所执行的。建议进一步讨论研究在院地一体化发展的背景要求下,可下移给农区所的工作事项。因地域管理的特殊性,可采取灵活措施,分类指导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需求,确定一体化的管理个性化条款。要充分利用院信息化平台,建议在平台现有版块基础上,结合管理重心下移事项增加业务办理流程版块,提高综合管理工作效率,增强农区所与院系统的协同联动,将“院地一体化”建设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落实落细,共同谱写新时代高水平国际化现代科研院所建设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