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施工质量管理

一、施工质量管理的特点

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过程,很多情况都会对建筑质量产生影响,导致出现例如建筑结构错位、变形、倾斜、倒塌、破坏、开裂、渗水、漏水、强度不足、断面尺寸不准等质量问题。施工质量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施工质量影响要素较多。如施工的方法、工程材料、地势环境、施工环境、机械、气象(温度、湿度、日照、雷电、供水、大风、暴雨)等均会对工程质量产生直接影响。

2. 施工质量容易产生累加性的消极影响。影响施工质量的偶然性因素和系统性因素都较多,无论任何一个步骤出现问题,都会对后续建设过程产生累加性的消极影响。

3. 施工质量出现问题要弥补较困难。项目施工是连续性的工作,质量检查须及时,特别是隐蔽工程,例如浇注砼、电气管线安装、铺设给排水管、防水工程等,一旦出现错误,进入到下一工序,就很难再回头弥补。例如卫生间内如果防水没做好,等到地砖铺贴完毕、卫生洁具安装完毕、使用过程中出现漏水问题,就很难维修,想要彻底修复,需要拆除地砖,重新做防水,费工又费时。

二、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的策略

1. 强化质量管理意识

要想从根本上消除质量方面的问题,必须要加强全体施工人员的施工质量管理意识。通过工地每日班前会,强化管理人员和现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还要对相关的责任人进行严格教育,帮助他们认识到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2.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一是制定明确的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在开工之前,对项目进行系统分析,构建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二是建立灵敏、高效的质量信息反馈系统,由相关人员专门负责质量管理,出现问题及时反馈。三是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和巡查,严格控制每个施工环节的施工质量,消除质量隐患。

3. 开展施工技能培训

对现场施工人员加强质量知识、施工技术、安全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以及对新技术新产品的了解和掌握,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特殊工种的施工人员需经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后,方可进入现场施工。施工过程中,应安排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最大限度地杜绝因施工技术而对项目质量产生的影响。

4.严控建筑材料质量

工程原材料是组成建筑实体的基本单元,应用在工程上的原材料是否合格,是质量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保证工程从原材料到半成品、构配件、工程实体都能符合质量要求。

首先,优选施工材料,要求采购人员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责任心;对供应商货比三家,审查其资质和产品合格证等资料,所采购的材料或设备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和使用说明书。其次,在材料运输过程中做好防护,避免施工材料发生破损或者断裂。最后,材料到达施工现场后,相关管理人员要按照规定的频率做好材料的抽样检测,确保材料质量达标,漏检、未检、检查超时的原材料不得使用,及时将质量不合格的材料清理出施工现场。在材料的堆放过程中按照规范堆放,安排专人看护。

5.制定科学施工方法

施工方法在工程质量中起到巨大的作用,施工方案的错误会导致严重的质量问题。项目开工前,施工单位须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明确具体的施工方式、质量评价标准和施工操作流程。施工方案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后交总监理工程师审核后方可进行施工。

6.加大质量检查力度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查要自始至终地贯彻,在项目施工的每一道工序中,都要坚持自我检查、互相检查。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及时向监理人员申请验收。监理人员需认真负责地履行职责,严格依据现行建筑检验评定标准进行质量检查。待工程全部完工后、竣工总验收前,施工单位应先进行工程预验收,存在的问题整改完毕、复验合格后,再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工程竣工总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