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财务服务外包考核的一点思考

财务外包是指将财务管理过程中的某些事项或流程外包给外部专业机构代为操作或执行的一种财务战略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有效的财务管理解决方案,为单位提供了降低成本的专业服务,并具有提高效率、减少风险等多重优势。近年来,随着科研财务核算业务的急剧增加以及核算精细化要求的提高,我院逐步探索将凭证收单制单、凭证扫描整理等部分非财务核心业务引入财务业务“外包”这一新型财务管理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不仅有效解决了财务工作量剧增与财务人员不足的矛盾,而且降低了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有效提升了财务工作质效。随着财务服务外包工作逐步深入开展,确保服务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对财务服务外包工作完成情况的考核评估也随之变得更加重要。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做好财务服务外包工作考核,谈谈自己的浅见,与大家探讨。

一、科学设定考核指标

考核指标应与财务外包事项管理目标紧密相关,根据服务外包协议范围,明确目标和责任,确定考核指标,以避免服务提供方误解、权责不清或服务出现延误、中断等情形,可根据服务外包的具体业务内容进行设定相应,要求指标清晰,便于考核,如工作进度、完成数量、完成时限、差错率等。

二、精心设定考核周期节点

将考核贯穿整个外包服务合同期内,考核周期节点应紧密结合财务工作的特点和需要进行精心设定。可根据合同约定的关键指标,结合月度会计核算节点开展,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考核评估。定期考核按照合同约定的周期节点进行,如月度、季度、半年度考核等。针对特定事件或问题,如重大项目节点、质量问题等,进行不定期考核。

三、合理选择考核方式

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评估:如目标管理、关键绩效指标、用户调查评价问卷等。通过内部数据监控、数据分析和服务对象反馈来对完成数量、服务时效、数据安全、服务质量等进行考核,评估服务水平,确保服务水平达到预定的质量要求。

四、强化考核结果应用

通过考核及时了解外包业务运行情况和服务质量,将考核结果与服务提供商进行沟通反馈,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根据考评结果,进行反馈调整。可根据考核结果决定合同续约与终止,或提出改进措施。

合同续约与终止:根据考核结果,对达到或优于约定目标要求的进行续约继续合作,对未达目标要求的及时解除合约

提出改进措施:针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共同分析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和措施,加强对外包服务人员的培训和沟通,提高外包服务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