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财会监督的几点思考

财会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单位内部财会监督作为财会监督体系的重要一环,是财会监督体系的第一道防线。 加强财会监督,对于从源头上提升会计信息质量,规范财务、经济活动,提升单位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个人认为真正将财会监督落到实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单位内部财会监督体系。第一,建立财会监督制度。制度中应明确财会监督的部门、对象、范围、流程、指标与考核等。第二,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财务管理等相关制度与财会监督制度相结合,构建财会监督体系制度网。第三,加强财会监督协同。加强纪检、巡察、审计等监督部门与财务部门间的协调,明确相关业务部门的职责分工,建立问题线索移送、监督成果共享、信息沟通等机制,加大协同监督力度。

二、拓展财会监督范围及深度。首先,不断拓展财会监督的范围,将更多业务领域涵盖其中。财会监督范围不仅涵盖财务收支及资产管理,还应涵盖预算管理、合同管理、采购管理、工程管理等所有经济业务事项。其次,不断拓展财会监督深度,由“事后监督”转变为“全过程监督”。这要求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以及绩效评价等方面与业务活动的事前、事中、事后相对应,确保对经济活动的全面监控和有效指导。

三、推进财会监督信息化建设。加强数据库建设,整合内部信息系统,优化资产、科研、财务审核等模块的有效衔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主体的信息集成,促进业财融合的深入推进,提升大数据监督效果。运用信息化手段,将财经法规、标准制度嵌入财务系统,实现重大风险自动识别预警,保证财务监督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四、组建高素质财会监督团队。组建理论知识与职业道德素质兼备的专业财会队伍为落实财会监督提供基础和保障。持续加强财会人员培训,与同行业先进单位进行交流提升专业能力,充分利用巡察、轮岗等机制,增加和业务部门交流机会,增强其在科研项目管理、风险评估预测等领域的应对能力,打造一支既懂财会又懂科研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提升财会监督技能和本领,提升财会监督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