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设施农业发展面对的挑战及对策

2020年6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设施种植机械化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设施布局标准化、设施建造宜机化、生产作业机械化、设施装备智能化和生产服务社会化”,同期,江苏省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关于规范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支持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这些内容对江苏省的设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几年,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等先进成果的综合应用,江苏省设施农业的智能化、科技化、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但仍存在如下几大挑战。

1.设施结构不合理。现存的大多数日光温室结构简易,环境控制能力低,覆盖材料抗老化性能差,使用寿命短,温室内的光热调控、测试设备功能不足,缺乏专门适宜于江苏地区气候条件的大棚。设施结构以中小型拱棚、塑料大棚为主,限制了设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对策:研发适合江苏省特色宜机化的设施结构。一定区域的设施群进行统一规划,规定跨度、长度、棚高、走向等,扩大设施间距,完善设施四周的沟渠及道路硬化,加强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的控制能力。

2.设施农业作业机械化水平低、智能化应用少。江苏省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机械化水平低,其中尤以种植和采收环节机械化水平低,各个作业环节的机械化水平在不同地区也存在显著差异。现有设施经营主体多为小规模的分散经营,导致设施农业采用的技术大多是易推广、易模仿的简易型技术,一方面不利于现有设施机械操作,提高了智能化环控成本,另一方面也将农业装备的研发限定在较低端层次,高端技术和装备的自主知识产权较为匮乏。

对策:设施机械化的前提是设施“适度大型化”,设施标准化、大型化是今后发展方向,大型化本身就能解决“宜机化”问题。在大型化的玻璃温室、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内开辟出农机作业通道等设施,提高设施机械化水平。同时,充分利用相关优惠政策,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机具,不断提高智能化设施装备的比重。

3.设施装备智能化程度低,功能单一。调研时普遍反映设施农业缺乏适宜的作业装备,目前设施生产中使用的作业装备主要有耕整地装备、植保装备、灌溉施肥装备、卷帘机械,以及少量的蔬菜育苗移栽机和采摘平台。设施机械装备功能比较单一,智能化程度低,使用时还依赖于较多的人工操作,难以实现自动化、精准化生产,同时功能单一也导致机械使用率低下,影响了机械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对策:建立“研发-示范-推广-服务”一体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强科研院所建设,提高农业科研水平和质量,在结构设置、人员、资金、仪器设备上给予支持。提高设施农业从业者的综合素质和水平,大力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建立人才培训机制,定期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科技人员开展社会科技服务的积极性。同时,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采集系统、农业信息网络、基础数据管理平台、应用服务系统、实验室与移动监测、农情信息自动监测系统等的建设。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发布制度,有主管农业的权威部门定期发布农产品相关统计数据及预测数据,配备各级网络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