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建设中研究边界的确定体现了该单位在顶层设计方面的参与深度,更是单位顶层设计能力与水平的体现。一个清晰明确的研究边界能够为团队指明具体的研究方向和目标,通过科学有效地顶层设计来划清不同团队间的研究边界,可以更为有效地合理配置团队内外部的各种资源,也有助于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与沟通,营造协同创新的科研氛围;清晰的研究边界还能够指引团队成员聚焦某个领域进行深入探索,快速形成专业特色,打造出具有专业化标签的团队优势。
但综观我院团队建设,团队研究边界不够清晰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有些领域是多个研究所均有涉猎,如蔬菜方面的研究,有从土壤治理视角开展研究的,也有从农业设施与装备开发利用角度去进行研发的,还有从病虫害防治角度切入的;再比如小麦,有的侧重于资源但会做一些资源利用,也就是说走到了育种条线上,与纯粹做小麦育种工作的没有能够形成有效上下游衔接;动物板块也同样如此,就本所而言,在团队建设初期考虑到历史延续与传承,设立了5个创新团队,从团队名称上参照标准不一致,导致团队研究边界不够清晰:动物腹泻病防控创新团队是以诊断结果(腹泻病)为研究重点、动物支原体创新团队则是以某个特定病原(支原体)为研究方向、其他三个团队则是以物种来定义(家兔重大疫病防控、水禽疫病防控、宠物疾病防控),因此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就不可避免会出现交叉与重叠的问题,在对外承接业务时会出现跨团队问题,会一定程度削弱研究所的整体形象和团队对外影响力。因此,有必要对科研团队的研究边界作适当探讨与思考。
通过学习黄奇帆的《重组与突破》,我们知道改组、重组是一种非常重要且有效的改革形式。面对新一轮事业单位探索实行企业化管理改革的新要求,对研究所、团队进行重组能够打破现有组织机制上的沉疴,有效提升组织效率。但在重组过程中必须审慎确定不同团队的研究边界,避免问题反复发生。
团队研究边界的确定个人浅见,认为要遵循这几个基本原则:一是团队的传承与延续,这是团队发展的基础应该首先考虑(新组建的新兴学科除外)。二是关注产业的变化与需求,有些传统学科跟不上产业的需求变化,就需要调整。三是鼓励跨团队的协同联合,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高效创新需要通过多团队协同来实现。四是定期评估和调整研究边界:要开展定期评估,根据产业需求、技术发展变化和团队自身的变化,及时调整研究边界,以保持团队的竞争力。
总之,团队的研究边界确定与团队组建紧密关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产业需求、团队特色与优势、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等多个因素。通过合理设定研究边界,可以提高团队的研究效率和质量,为产业的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