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团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单元,团队创新能力强则创新质量高,创新能力弱则创新质量低,甚至会有低水平的重复,成果转化能力弱,对产业的发展支撑度低。因此,培育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创新团队,提升团队的创新质量和水平,对团队建设、人才培养、成果形成至关重要,是我们事业发展关键核心,也是我们科研事业健康发展的生命线。下面我就围绕培育科研团队可持续创新能力分享一点个人体会:
一、将服务产业需求作为团队学科研究重点,培育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学科方向
可持续特性发展是团队健康发展的重要特质。分析国内外的研究团队,尽管每个团队的发展都有自己的特点,虽没有千篇一律的共性模式,但都有共性特点,那就是研究定位精准,目标明确,研究方向具有发展的可持续特性;确定研究目标关键在于研究选题符合国家的战略需求,“问渠那得清如许,未有源头或谁来”,产业需求是团队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创新团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研究的中长期目标,短期目标;且短期目标服务于中长期目标。研究中长期目标,要善于拿起“望远镜”,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本学科的发展重点,给团队研究重点精准定位,确定发展目标,培育可持续的增长动能;短期目标要拿起“显微镜”,分析团队发展的发展现状,制定阶段性目标任务;保持持续的创新活力要需要不时拿起“解剖镜”,庖丁解牛,解析短期发展中的困难瓶颈,探索解决途径。团队的中长期发展目标一经确定,就要久久为功,锲而不舍,要有做冷板凳的思想准备,切记“跟风、走偏”;也要及时“修正、纠偏”;目前许多优秀创新团队许多都是几代人围绕一个研究主题不断开拓创新,保持可持续发展活力,在服务于国家的战略需求中实现团队价值。
二、将“团结进取”作为团队文化建设的核心主题,传承可持续发展文化基因
团队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是科技创新的启动子,是成果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主效基因”;构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事业共同体,让团队处于一个积极向上氛围中,不断激发创新潜能;人的能力虽有大小,但建设团队人人有责,不分能力;一个好的团队文化利于团队成员开开心心工作、扎扎实实创新,利于形成“拼搏进取、团结协作”的文化氛围。同时,建议在团队建设中重点培养三种精神,一是“愚公移山”精神,重点是长远规划,围绕主要创新的方向,不怕坐冷板凳,耐得住寂寞,强调的是坚持;二是钉钉子精神,关键短期目标,精神内核是“稳、准、狠”,强调在项目申报、科研产出等成果要素中要瞅准盯稳、敢作敢为,强调的是效率;三是工匠精神,是讲过程管理,核心是精品,强调的是高质量;因此,坚持团结进取的文化精神,围绕长短研究目标相结合,为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文化保障力。
三、构建和谐稳定的人才梯队,推动团队可持续发展
团队成员有效协作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培育成果先育人,通过团队协作育成果,通过成果育人才;要认真分析团队结构,根据团队的发展目标和工作需要配置团队梯队,定向创新、分工协作,目标考核,使每个团队成员有事干,能干成事,有成就感,充分激发其创新动能;目前的科研团队大多具有博士学位,年龄轻,工作热情高,发挥他们的个人优势,在发展中求成长,强调成功必定有我的担当精神;作为团队负责人和单位负责人,要真心实意尊重创新团队成员的成长需求,使他们为团队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