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生活日益多元的今天,每个人对生活都各有追求,但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能丢,家风建设就是基础性工程,是培养塑造高尚人格的始发站。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其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实践要求。202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的讲话强调,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的有用之才。广大领导干部要把优良家风的培养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抓手,自觉当好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的引领者、营造者和维护者。
传承优秀传统家风。《孟子》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周易》记载“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温情、家风传承、家国天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告诫党员干部教育子女要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用“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求党员干部崇尚天下为公、克己奉公,常想党之安危,常思国之兴衰,常念民之冷暖。我们要主动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做到重真情、重大义,崇德治家、清风传家。
赓续红色血脉。在培育良好家风方面,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一百多年来,我们党一步步发展壮大,孕育出独特的红色家风文化。从毛泽东同志立下“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三原则,周恩来同志定下“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等“十条家规”,再到焦裕禄教育孩子不能“看白戏”,杨善洲不让家人搭“顺风车”等,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永不褪色的“传家宝”。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更要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真正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做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表率。
涵养新时代家风。新时代家风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依托,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举措。家风建设之“果”结于国家民族,服务于国家民族发展,新时代家风建设,既有内在层面的道德人格基础完善,又有家国层面的贯通发展,还有历史传统的价值融会,其精神内核与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一脉相承,这也是“中国梦”的题中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