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当前农业科技创新存在“各自为战、低水平重复、转化率不高等突出问题”,不能满足“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需要,必须通过改革“着力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国家农业科技战略力量和农业领域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面在“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部分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出系统部署,是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的关键举措。
我院是以“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为主体的科研机构,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让各类先进优质创新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不断催生农业领域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全面落实党中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落脚点在创新团队。在团队的建设过程中,打造以若干科技副总”为骨干的应用型创新团队或许是一种高效的组建模式:
一、“科技副总”人才成为团队建设的骨干力量和培养重点方向
高水平创新团队已成为推动科研攻关、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精准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促进团队建设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能高效引导和培育应用型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科技副总”是指从高校、科研院所选聘高层次科技人才到企业任副总经理、副总工程师、技术副总、研发副总、技术总监等职务,我省从2013年在全国首创“科技副总”,安徽、河南、云南、山西、湖北等多个省份以不同形式逐步推广,在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优势互补、协同创新,更好为企业、产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胜任“科技副总”的人员不仅在科研创新能力方面表现优异,还有一定的企业管理思维和解决产业问题的能力。因此,打造一支由多个“科技副总”为骨干的创新团队,进而推进全链路、体系化的创新团队群建设。
二、新型研发机构是团队建设的发展模式标杆
产业研究院、亚夫科技服务工作站是我省、我院积极探索“企业化运行模式”进行科技创新组织模式、成果转化新机制等改革探索,成效显著。建议每个创新团队都主体建设有一个以上产业研究院或亚夫科技服务工作站。
三、运用企业管理思维,推进创新团队的管理运行
积极参与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等新型技术转移体系的建设,在资源优化配置、利益分配、管理结构调整中,融入更多用企业家的思维模式,提高创新效率和技术有效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