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团队+协同”的大团队建设的思考

创新团队是科研单位开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的基本单元,也是科研单位的科技活动得到行业认可的重要因素。从开展科技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以及产业科技贡献角度来看,创新团队由分工明确的几个人组成的“小团队”,也有分工明确的若干个协同创新的“小团队”组成的大团队。小成功靠“小团队”,大成功靠“大团队”。在创新团队建设中,应加强大团队建设。

一、“小团队”意识的弊端

创新团队的“小团队”意识极易造成团队“自我封闭”,团队间合作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不高,滋生团队负责人“山大王”思想。科技活动仅考虑团队内的“一亩三分地”,未考虑科研单位学科发展的整体性和省内外同行的竞争性,科研活动点创新、碎片化,团队间竞争无序化、内卷化,较难产生具有行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大成果”。

二、“大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大团队”应由分工明确或者优势互补的若干个“小团队”组成。若把“小团队”类比特定功能的人体器官,那么“大团队”就是由各个不同特定功能的器官紧密协同组成的人体。“大团队”能整体一盘棋,统筹谋划,大到学科发展、成果培育、人才梯队建设等,小到项目申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能通过集成创新构建技术体系,在点上突破、链式集成、场景应用上整体思考,同步布局,解决技术在点创新后再集成时带来的匹配度不高、经济性差等问题,为全产业链提供整体技术解决方案。

三、加强“团队+协同”的大团队建设

随着现代农业产业形态与生产方式的变革,“场景+链式”的创新模式将是今后技术创新的典型范式,所有的技术创新都不可能局限在一个学科去完成,而是要通过跨学科的“团队+协同”来共同实现。

“团队+协同”的科研组织方式需建设院层面的创新平台来整体谋划、顶层设计,如关联团队间组建突出科技创新活动的院层面研究中心或创新联合体,并给予政策支持。创新平台采取“刚柔并济”的组织管理模式,在创新团队独立运行前提下成立学术委员会,聘请行业顶级专家为顾问,商讨关联项目设置、成果培育等,组织关联科研项目进展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