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农业已进入链条延长、功能融合、业态拓展的新阶段,以多技术耦合、多学科交叉、多领域渗透为主要特征的新农业科技革命风起云涌,急需依靠系统化、体系化的力量统筹推进。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任表示,农业科技创新工作要从“三个维度”发力:一是抓住机遇强化系统化布局,二是以开放协同的新格局做好体系化推进,三是推动地方因地制宜做好差异化实施。
我院作为江苏省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承担着推动江苏乃至全国农业生产技术变革和转型发展的使命和任务。按照国家关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总体战略部署,立足江苏省情、结合江苏实际,聚焦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布局,打造江苏农业科技创新高地。
一是以新型举国体制为遵循,积极构建跨领域跨学科协同攻关机制。2022年9月,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意见》,即将印发实施。其中,构建协同攻关的组织运行机制,高效配置科技力量和创新资源,是今后科研创新组织方式的发展趋势。建议积极寻求战略合作伙伴,加强与政府、市场、企业、金融机构等合作对接,强化跨领域跨学科协同攻关并构建长效机制,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强大合力,共同聚焦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协同创新,充分发挥江苏院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助力全省乃是全国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中的作用。
二是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2022年2月,科技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实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作方案。其中,盐碱地综合利用改良关键核心技术已列入国家战略需求。依据江苏沿海滩涂面积占全国滩涂总面积四分之一的天然地理优势,建议进一步强化耐盐碱作物品种选育、盐碱地改良技术等力量布局,集中优势资源解决迫切问题,突出江苏院对盐碱地综合利用的科技支撑,积极谋划相关国家重大项目,在盐碱地综合利用改良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下好“先手棋”,抢占制高点,努力夺取该领域一席之地。
三是以创新体系重塑为契机,想方设法跻身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行列。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2022年国家启动推进重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工程。一是建议按照国家实验室“核心+基地+网络”建设布局,依托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平台,进一步凸显江苏院在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方面研究力量及其科技成果,进一步强化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开发利用,全力加入国家实验室基地建设阵列。2022年11月,由我院作为主要发起单位成立的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揭牌,标志着在跻身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行列中迈出关键一步。二是建议结合全国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积极联合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努力争取创建部省共建重点实验室或参与全国重点实验室。三是建议在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中,加强与地方科企合作共建,力争获批建设1-2个领域类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中心。目前,我院和泰州国家医药高新区联合多家科研单位和重点企业,共同筹建国家兽用生物制品技术创新中心,为创建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中心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