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成效几点想法

    二十大报告明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对于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来说,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中,要思考如何针对南京农业发展要求和存在的科技问题,发挥好应有的作用,引领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1.注重适宜优质新品种选择。农产品产量高低、质量好坏主要是由作物品种特性决定的,所以选用适宜本地生产的优质品种至关重要,南京市大力发展“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功能多元”的都市现代农业,需要一批优质的作物新品种,园艺作物在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园艺作物品种的优劣直接影响产业的发展。目前,园艺作物品种种类繁多,但真正适宜本地栽培且品质优越的品种还较缺乏,许多果树、花卉等品种来自国外,有的品种已种植了一二十年,还没有新的品种能够取代,对产业发展造成很大影响。这就需要加强本地新品种的选育工作,要利用现有科研单位资源,同时调动有条件的园区、家庭农场的积极性,共同开展有地区特色的新品种选育工作。同时,加强国内外新品种的引进、适宜性筛选,并开展全程配套技术研究,使新品种能够真正被生产者接受并发挥作用。

2.加强实用技术研究与集成。农业技术成果很多,能够直接落地的技术还较缺乏,许多技术本身存在着缺陷,有的技术没有完全成熟就进行利用。有的技术成果应用于生产中需要一些条件来支撑,否则很难产生效果;有些技术在某些环节有很大作用,但在生产者看来效果不佳;还有些技术成果利用起来过程繁杂等等,都影响使用者的积极性。因此,在实践中还是很缺乏操作简单,成效明显的技术成果,技术研究真正要从解决生产一线问题出发,要做深做透,形成的技术要简单易行,并且要有成效。同时,需要对生产全过程需要的技术进行集成,形成最优的技术方案,达到最好效果。

3.强化科技人员服务能力的提高。目前,一些科技服务方式方法比较简单,许多流于形式,是为完成目标任务而开展的,所以服务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还有科技服务人员本身知识掌握不足,技术了解不到位,服务能力不够。另外,技术落地多数是一个很长的过程,需要长期坚持,不能一蹴而就。科技人员服务能力与自身对“四新技术”的掌握、理解和参与实践程度有关,这就需要科技服务人员了解生产实际,研发实用技术,熟化外来技术,善于技术集成,形成一套自己说得清,农户能接受,实践有成效的技术体系。

4.重视一线生产者的知识培训。“四新技术”能否落地并产生应有作用,关键是一线生产人员。生产一线科技人才不足,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比较分散,一线从业者年龄偏大,对农业科技知识掌握或接受程度不高,即便现在一些农业园区引进了大专院校毕业生,在一线负责生产工作,但因缺乏经验,所掌握的知识与生产实践还是有很大差距,对技术应用理解还需要很长过程。所以造就一批高素质,懂技术,会经营的人才至关重要。加大对一线从业者的培训力度,同时吸纳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加入到农业生产中来。技术培训应采取多种方式,跟班学习、现场观摩、参观学习、课堂教学、全程管理参与等方式,让一线生产者真正能掌握技术,利用好技术。

农业科技对农村发展、农业进步、农民富足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组织形式、产业发展对科技需求的变化,市级科研单位在科技服务方面必须做出新调整,进行新定位,让我们的服务能够接地气,真正解决实际问题,促进产业发展。